晨光新闻网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13-11-17    浏览次数:

——学习《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些体会

余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30多年来,党在每届的三中全会上,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了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主题鲜明,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特别是《决定》中的第十二部分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论述,指明了中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包括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同样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中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决定了高校的德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加强对全体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立德树人是古今中外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遵循的一条根本办学宗旨,关键在怎样做?做的效果怎么样?不少高校(包括一些重点高校在内)的思政理论课教育实际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比如思政理论知识学了不少,“大道理”也懂得了不少,但在“知行结合、言行一致”方面,从教师到学生,远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少数高校甚至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里固然有当今社会还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客观原因,也有高校自身的责任。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包括思政课教学)亟待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深化改革。

  今年9月,教育部就下发通知,要求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教育活动,指出开展“三爱”教育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的《决定》中又特别指出,要“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三爱”教育活动,十分必要,非常及时!金沙贵宾会官方0029的“三爱” 教育活动要抓细抓实,立足于从师生身边的小事、具体事做起。

  在学风建设方面,对民办高校的学生而言,我们需要比公办高校下更大的力气、想更多的办法,来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还要有极大的耐心,劝导那些不同程度上存在厌学现象的青年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当下,认真落实好班级学习委员会制度是全体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

  在“爱劳动”方面,我们应尽快立“新规”,不能停留在过去“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的一般水平上,应按中央提出的形成“有效形式与长效机制”这一要求,尽快抓落实。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的良好习惯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身教重于言教。爱劳动,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教学楼的大部分教室、教师办公室的卫生打扫,都应列为师生义务劳动的范围。过去曾有个别辅导员在公益劳动现场,只负责指挥、“监督”学生劳动,这种教育方式不可取。干部教师定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对人的身心健康确有好处。列宁、周恩来、朱德等很多革命领袖,生前都坚持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参加一些义务劳动,他们为广大共产党员做出了表率。知识分子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钱永刚教授就按照父亲钱学森的要求,坚持每天一大清早,义务为航天大院家属区打扫卫生,除因出差不在京外,几乎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坚持了快20年。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钱永刚教授长期为身边人做义务劳动的这种奉献精神,赢得了航天大院里很多知名院士、科学家对他的尊敬。由此可见,一个知识分子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做些义务劳动,不仅没有坏处,反而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爱祖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爱国,或满足于写几篇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任何一个国家,无非是由人、土地、文化等因素构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抓细抓实。一个大学生,首先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不去危害社会,尽量不去做损人利己的事,同时他又能做到经常孝敬父母,真情关心同学,真心热爱集体(包括他所在的寝室、班级、系部和学校及其家乡),那这个学生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者。如果他能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那他不仅仅是爱祖国,而且将来还有能力报效祖国。所以,爱国主义教育,绝不是空洞的,而是可以“虚功实做”,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方法去做,少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多做一些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

  总之,开展“三爱”教育活动,既要“大处着眼”,更要“小处着手”。所谓“大处着眼”,就是要先做好所谓“顶层设计”——建章立制(建立符合师生实际的相关规章制度);所谓“小处着手”,就是把类似于《班级学习委员会制度》、《寝室长管理办法》、《师生公益劳动管理办法》等一批与“三爱”活动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结合各系、各班级的实际,创造性地落实好。因为再好的规章制度,还得靠人去落实。因此,各级干部的执行力是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二、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决定》指出,要“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中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要“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这对90后大学生更有针对性。这一点,我们也应“虚功实做”。新的《寝室长管理制度》,让每个大学生轮流担任寝室长,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还特别要求建立寝室长对影响本室友的各类安全隐患等重要信息报告制度。如果一个大学生对本寝室的“4人团队”的事务都漠不关心,那他的“社会责任感”又从何谈起?反过来看,一个大学生真正学会了关心自己身边的一个“小集体”,并做到了“知行统一”,能够理性地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之间的关系时,那么,他的社会责任感自然而然地就增强了。

  “德育为首,以学为主,健康第一”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每一位班主任、辅导员、教师都应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良好习惯。当今社会,竞争态势日益加剧,大学生走上社会面临各种压力,心理困惑会增多,各种心理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有的学生甚至在中小学阶段就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加强,逐步实现校系两级都有人善于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格局。

  我们要加快建设“美丽校园”。今冬明春,在完成大规模校园基本建设的同时,还要基本完成问天书院、长龙书院、红烛会所、梦里水乡等一批人文气息浓厚的建设项目,进行枫叶路等多项绿化改造升级,打造一批精品园林景观工程;启动校园信息化二期工程,让师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校园建筑美、园林美、环境美,精心打造“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魅力校园”,让广大师生在更加名副其实的美丽校园中,时时刻刻都能够分享美的感觉,接受美的熏陶,让校园本身就成为一个“美育的大课堂”。

 

三、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中心工作

 

  要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首先要有准确的办学定位。《决定》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对民办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谁能够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做到了位、落到实处,谁就能够赢得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可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一所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否符合自身实际,是否科学?是办学决策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如果一所三本院校脱离自身实际,盲目地把公办重点高校作为自己的追赶目标,或者按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去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那只能是渐行渐远,迷失方向。在可预见的10年乃至20年内,民办本科高校应遵循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规律,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大胆实践与积极探索。

  要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当前,我校正在全面推进这项工作,关键是要真干真改,“出实招、见实效”。《决定》指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地方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如能及时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有效利用网络优质视频资源,可较好较快地弥补自身教师队伍中优质资源的相对不足。考试是个指挥棒,高考则是总指挥棒。要培养大批的各类创新性人才,考试招生制度必须改革。我校的考试制度同样面临改革。如:一门专业课程可考虑分为平时几次小考试(测评或考核),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比可作较大幅度的调减,同时教考分离也要积极探索,及时跟进。要努力克服学生“死记硬背”、“高分(注:指校内考试高分)低能”的现象。要通过加强班级学习委员会建设和改进教学督导工作,进一步促进教师因材施教,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与运用。

  此外,《决定》还提出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基础教育阶段取消重点学校”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维护社会公平,遏制教育腐败,乃至维护社会稳定的一剂良方!深感中央作出的以上重大决策及改革措施,深得民心,顺应了亿万国民的强烈愿望,也顺应了各类教育的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四、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坚定信心推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教育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我们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教育以外的其它各类事业单位的关系,在“管办评分离”的问题上,改革力度比较大,很多方面也卓有成效。但在教育(尤其是公办高等教育)这一领域,“管办评”不分家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某些方面甚至是“管办评”一体化。比赛规则的制定者、裁判员、运动员三者分开,各司其职,一定会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运动员出成绩,甚至破纪录(指多出国际一流成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很多问题(不只是教育“管办评分离”,还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等)已是积弊甚多,积重难返。没有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步推进,短期内要取得重大进展,必然面临着太多的困难和阻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既坚定不移,又循序渐进,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充分显示了中央决策层的大智慧。

  对整个教育界而言,《决定》释放了重大的利好信息:国家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会持续增加,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当然,这也意味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同样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全社会对各级各类优质教育的美好期盼越来越强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民办教育事业一如既往的重视和支持。作为民办教育工作者,我们相信这句话会有十分丰富的“含金量”,同时也期待国家尽快出台更多的鼓励、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隆重推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纲领性文件,对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在这部鸿篇巨制中也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科学的谋篇布局。我们深信,这场改革在给全社会带来“红利”的同时,也给民办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只要坚定发展信心,脚踏实地工作,锐意改革创新,我们一定会迎来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上一篇
下一篇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