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新闻网

璀璨的星光

发布日期:2013-09-16    浏览次数:

——观“青年自强 圆梦中国”颁奖会有感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学生    程菲

  9月10日,教师节,武汉大雨倾盆。似落汤鸡上火车奔赴首都,临时作为候补选手参加自强之星的颁奖会。幅员辽阔的国家大致好处如此,甫一落地,竟是艳阳高悬,湿漉的心情顿觉转佳。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还是朝阳区”的堵车揶揄却是真话,五点半到站,坐在晚餐桌前已近八点。

  和今年发掘的最好的十个孩子(有两人未到)一席,心中怪异之感攒生,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参赛选手”,却不知修到什么缘分一同饮食。此前并未过多关注这项活动,所以并不知道眼前这八个人有怎样的人生故事,但能在九千余人中脱颖而出的十名佼佼者,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晚上我偷得半小时懒,可以看看他们的事迹。《中国青年报》两页整版,十个人,却好像并不是我适才一同吃饭的人。饭桌上除了一两个看来稍长,其他明明就是当有同龄人愉悦青春的少年啊。可这薄薄的两页纸,承载的苦难却催人潸然。

  仅仅是对十篇简报的感性认识,却使我涌起了无限的感佩之情:“站起来”的脑瘫博士张大奎、背“妹妹”上学六年如一日的杨静、终身一跃为血性的“吴书强”、无胃人生无畏病魔的靖易和一路走一路唱的马成亮……我没有想到,那些看起来就跟我的同学一样,就像邻家妹妹一样的人,竟是如此的不易。夜里十点多,主办方召集我们写梦想寄语准备第二天会上粘贴,要各人关键词,一个圆桌围起来说说笑笑的人,从我脑海中的报纸图片和文字活生生地立在眼前,我试图穿过一张张灿烂的笑靥去探寻他们笑容背后的坚强、泪水、迷惘和对青春的执着。

  11日下午两点半,北京理工大学七号楼会场,“青年自强 圆梦中国”颁奖会正式开始。北京理工大学领导、《中国青年报》领导先后致辞,颁发了“自强之星”提名奖、“自强之星”奖及院校优秀组织奖后,就开始了十名“自强之星标兵”的事迹分享。正是这个环节,几次让我热泪盈眶。

  张大奎,一个小时候脑瘫的孩子,只能靠轮椅前行无法站立的人,花了三十年,从病患到北理工的计算机博士,他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常人难以想象,连分享感言都是主持人代读。在“打工帝”武晓妹诉说自己的逆境艰辛时数度哽咽不能语的情况下,全场观众报以鼓励的掌声,主持人、工作人员都未察觉时,我看着这个轮椅上的男人,颤颤抖抖地从自己口袋里找出了一包纸巾,抽出一张递给晓妹擦眼泪。正是这个举动让我感动不已,也许一个极富感受力的灵魂被残破的身体桎梏,但他的智慧与待人的真诚都冲破了疾病这层牢笼,努力地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

  靖易,父亲患癌去世,自己也在15岁时查出罹患进行性胃癌。6年,7次手术,20次住院,全胃切除,这一路走来,演绎了“无畏人生”的故事。因为身体原因,她不能到场,她的辅导员,为在场的观众们讲述了这一切。我作为曾在肿瘤病房辗转过相当长时间的一个人,同样作为一个癌症病人的家属,我也更加能够感知这种痛楚。靖易的辅导员代她转达对他人的感谢,并特别感谢她的主治大夫,一个20岁出头只能称之为孩子的姑娘,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却是向众人表达她最朴素真挚谢意,着实令人动容。

  马成亮,一次青春的冲动,驱使他来到西藏支教。而这一呆,就是七年。我无法想象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小伙,青春能有几个七年,他却选择在海拔高环境苦的地方,为了孩子们的笑容而坚守。这个大学生原本以为自己只需要教英语,最后发现接送学生、安排宿舍、替不同年级孩子代课都是他。歌唱得那样好,现场的展示令人惊艳,甚至组建的藏族乐队得了一等奖。我最好奇是他提到自己中途曾经回过上海一次,但是城市的喧嚣和霓虹显然不及藏区的呼唤,让他又回归命运的召唤,谱写了一段难忘的燃情岁月。

  最后新东方俞敏洪老师也和我们分享了一些他的人生故事,幽默地称自己也是一名“自强之星”,从一文不名的大学生到三万养家糊口人的当家,他所经历的困难同样不比台上的人少,但人亦正是要身处逆境仍自强不息,最后才会实现自我的价值,领悟人生的意义。更鼓励青年人不断学习进步,在各个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看着他们的故事,就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在学校的夏夜,当我散步操场抑或徜徉湖边,倏尔仰首,会看到漫天的繁星。康德的话语会在耳边不停回响:有两样东西,我们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些年轻而有活力的生命,在这个活动举办的几年间,这几千个动人的故事,不正是像我们看到的星空吗?他们或明亮如炬,或忽闪若萤,都是构成深蓝锦缎上熠熠生辉的璀璨一份,我看着他们如时间银河潺潺流动,感动和力量亦如泉源,不断催我奋进,在他们青春能量的辐射下,我愈加觉得行路踏实。即使自己和他们不是一样的亮或动人,但那些激励自己进取的心灵会使我不断向他们靠近。

程菲


上一篇
下一篇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