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新闻网

那些舞动在校内建筑工地的音符(二)

发布日期:2013-08-09    浏览次数:

——记暑假坚守在建筑工地的体育老师们

  本网讯(记者 任丽琼 摄影 陈冲)暑假的校园,渐渐褪去了青春的躁动和喧哗,许多地方都进入了“夏眠”。可在校园绿树成荫的周围,仍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奋战在暴晒下的基建第一线,他们挥洒的汗水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汇集成曲,谱写着炎炎夏日、暑期校园里最灿烂质朴的乐章。记者以期通过文字记录下那些舞动的音符……

  他们是体育系的专职教师,在并不拿手的建筑工地,他们用超强的学习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快速适应岗位,并赢得认可。在工地里,你几乎无法把他们和建筑工人区分开来,因为他们的肤色实在太一致了。

 

黄正喜:用“认真”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黄正喜(右一)带着学生们检查工人贴砖的情况

  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去年被评为“模范教师”的体育系副系主任黄正喜副教授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人”。从今年4月被再次借调至装饰装修部,主要负责长河港湾三期的装修监督和材料协调工作至今,他仅休息了4天。

  “不合格,敲掉重做。不均匀,返工。”时间久了,建筑工人们都有些怕黄正喜,他实在太认真了,也有工人私下抱怨“又不是你自家的,差不多就行了”。黄正喜不这么想:“长河港湾是我的家,更是广大教师的家!这里装修,当然跟我自家装修一样,一砖一瓦都不能‘差不多’。”

  黄正喜告诉记者,他最怕的就是工人忘记关水龙头,去年12月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他及时发现,将可能危及电梯的安全。“被水一泡,材料就将毁了一大半”,所以每每工人们下班后,放心不下的黄正喜都会再次逐层逐间检查,直至确认无误,才放心回家。

  说起黄正喜,装饰装修部负责人、副总工程师陶足云赞不绝口:“这个岗位懂材料、懂管理倒是其次,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更为重要,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嘛。最让我钦佩的是,黄老师身上这种‘认真’精神非常具有感染力,学生们多次表示受益匪浅。”黄正喜的“感染力”,就是学生们称之为“鞭子”的东西,如何管理材料,甚至如何摆放材料,事无巨细,黄正喜都会“手把手地教”,“就像黄老师挥着鞭子催促我们前行一般,在他手下,如果偷懒,便会觉得有些对不起他”。

 

刘文波:以能者为师,速成“半个内行”

 


刘文波(左一)根据图纸认真验收

  虽然去年9月至今年1月,体育系教师刘文波曾被借调到长河港湾15、16栋的工地“摸爬滚打”过半年,但今年暑假的任务对他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以前刘老师在装饰装修部,装修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要近一些。”第三项目部负责人陈磊介绍说,“我们项目部主要负责‘江南水乡’的基建,这涉及到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对专业的要求比较高。”令陈磊吃惊的是,仅短短一个月多的时间,“开始只能听监理讲”的刘文波已“基本能看懂图纸,准确指出施工方的错误”,“已算半个内行了”。

  当记者问及,是怎么做到这一点时,刘文波指着身边的学生说:“不懂就问嘛,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能者为师,这点在已为人师的刘文波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建筑系学生刘辉告诉记者:“刘老师勤学好问在工地上是出了名的,工地上的监理、施工员、我们这些学生,甚至农民工,都当过他的‘老师’。刘老师还有个习惯,喜欢刨根究底,不弄懂决不罢休。”

  装修是面子,基建是里子。里子必须扎实,不然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陈磊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其重要性。记者跟随刘文波和学生们来到“江南水乡”发现,偌大的工地完全暴晒在烈日下,四周甚至连棵遮阴的树都没有。顺着不能称之为楼梯的楼梯爬至顶层,刘文波拿出图纸与学生们仔细地核对起来。学生邹海进告诉记者,每一个工序,刘老师都会带着他们认真验收,“最多的时候,一天要验收2、3个项目,不能按时下班也是常有的事”。“刘老师特别认真负责,只要发现错误,哪怕是小问题,他都会要求施工方整改,整改后再次验收合格才罢休。”邹海进最钦佩刘老师的“认真劲”,他说,“这是一个建筑人最宝贵的态度。”

 

柳华清:“不仅要认真,还要较真”

 


柳华清(右一)在第四标段验收材料

  去年和今年的暑假,体育系教师柳华清都在工地上度过,他说自己“拜了两个师傅”。去年他跟着总工程师方小勤学现场管理,今年跟着工程师陈西安学习材料管理。“我的师傅都是行业里数一数二的精英,跟着他们学习,我的视野开阔了,知识领域也拓宽了。”柳华清认为在工地上的自己就是“一名小学生”,他“再次深刻体会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验收材料是柳华清今年暑假在机械设备与材料管理部的主要工作。受城市道路限行等因素的影响,送货的车常常在清晨六、七点抵达学校,伴着晨曦,忙碌的一天就此开始。“时间就是金钱”,对供货商而言是,对急需各种材料的工地上也是,遇到送货扎堆,顾不上吃饭、连轴转是常有的事。

  “这个工作看似单调简单,但却暗藏暗礁。”柳华清告诉记者,常常有些供货商想在送货的数量和重量上“玩些小伎俩,企图蒙混过关”。前不久,一个送钢管的供货商与学校附近的磅房“联合搞鬼”,企图在过磅时“做文章”。虽然发现“其中的蹊跷”,但供货商企图抵赖,经过反复的检验和核查,最后他找到了一个“连司机都不知道怎么走”的磅房……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供货商哑口无言。“中间足足差了14吨,5万余元啊!”柳华清坦言,“缺斤少两的程度”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料。“只要有货到,我就觉得自己在‘赴战场’,就得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赴,不然受损的就是学校的利益。”在与供货商“斗智斗勇的较量中”, 柳华清认为“不仅要认真,还要较真”。


上一篇
下一篇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