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体会
2009级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1班 黄佳卉
(考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3年的春天,我终于如愿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回忆起来,备考的过程虽然苦,但是苦中带甜。也许考的是本专业的研究生,考的内容毕竟是四年学习积累下来的知识,相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我要轻松许多。但这种相对轻松,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容易取得高分进入保险箱。要想取得高分,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作基础,还要有政治和二外的高分作保障。下面,我简单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心得。
说起政治,在高中,作为理科生的我对于政治、历史这些科目近乎是完全陌生的。我深知,与其他文科出身的同学相比,政治便是我的致命弱点。况且,政治是国考科目,“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其它的辛勤努力都会化作一滩泡影。为了不使其成为拖分项,在备考期间,我花了近一半的时间在政治复习上。从2012年9月份开学,我就开始看2012年政治大纲(那个时候新版的政治大纲还未出版)。万事开头难,第一遍的艰辛,只有备考过的同学才能够理解。很多哲学理论抽象难懂,需要几经揣摩才能知晓其一。整本书下来,一千多个知识点更是需要多次反复琢磨才能慢慢消化。整个9月份,将大纲完完整整的过了第一遍。接下来的10月,2013新版政治大纲出炉,我买了一本大纲和配套的含1600题的题库资料。周围的同学买了市面上各种参考书,零零总总一大堆,到最后没有时间看,全部浪费了。在这里我的建议是:书要看精,将一本书看细看透,配上习题加以巩固便足以。要知道,知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将其宗旨和精华部分好好拿捏、揣摩即可。我就这样不停地反复看书、不断加强记忆一直到了12月。从12月中旬起就要开始冲刺了,开始做肖秀荣和任汝芬的最后试题。这期间有许多同学报了各种强化班。在这里,我想说,千万不要将报班当做你的强心剂,以为报班便绝对稳过的心理更是不要有。身边报班未过的例子大有人在,未报班却高分通过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真正的努力还是要靠自己,相信自己便是最大的强心剂!
对于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生来说,重头戏便是二外这门课,我们必须在不影响专业复习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二外成绩。我的二外是日语,日语的复习范围比较大,词汇量和语法都非常多,参考书如果选用《新标准日语》需要至少看到中级上册,如果选用日语专业用书《新编日语》则要看1、2册。据我所搜集的资料来看,985院校的日语题目会相对难度稍大一些,在考察基础的同时会有些许能力提升的题目,211院校的日语题目大多考察基础能力知识,需要把基础知识打牢。我报考的中国地质大学对二外能力的要求,也比其它211院校更高一些,初试是一张全为平假名的试卷,这就要求你不仅要认知词汇,更要有效地掌握词汇的发音和用法。平时,我会加强单词的发音,多读日语课文,多加强日语语感。遇到比较重要的万能句型时,将它们记下并背下来,以牵引到日语写作中。不仅如此,地大的复试还要考察二外的听说能力,考试分为二外口头作文和二外问答两部分。这就要求平时在训练二外的读写能力之余,还要加强二外听说能力的培养。平时可以多听日语mp3或是多看看日语动漫,以提高日语感知能力。正因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我们不能将语言视为考试的跳板,成为交流的哑巴,而是要通过语言的学习,将它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便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
一般来说,大部分院校的基础英语这门课考核的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一般由词汇、阅读、改错、翻译、写作(不同的院校考察的题型不同)等几大板块组成。它的难度一般和专八难度相当,基本词汇8000左右,加上扩展词汇接近12000左右。由此可见,这对词汇量要求是比较大的。半年备考的时间非常有限,词汇的积累重在平时。平时不记考前狂背的效果,和平时记忆考前巩固加强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很多同学都是抱着单词书背,过不了多久便会有厌恶情绪,对英语单词彻底失去了信心。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看张汉熙的《高级英语》或者李观仪的《新编英语教程》5-7册中的课文,其中的生词便是你要识记的目标词汇。这2种书里面收纳的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英语文章,句型较为复杂,单词量很大,对考研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我当时考试准备的比较晚,没有太多时间将其看完,但主体的精华还是很有必要看看的。看完后,不仅扩充词汇量并且有助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这里再次强调,平时积累很重要,单凭考前短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专业英语通常分为文学、语言学、翻译三大模块。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现在很多学校比如华师、财大、湖大等都是考核翻译与写作这门课,各占75分,地大则是把翻译归类于基础英语中,把文学和语言学当做专业英语来考,各占75分。这也是我最终选择了地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三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文学和语言学掌握的还不错,但在翻译上,只能说是一般般。考试当然是拿着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来比,这样才能拉开差距,于是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考自己擅长的。最终也确实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文学和语言学的复习一部分源自大三专业课打下的基础,但毕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有限,还有很大一部分得靠自己自学:慢慢看书、理解、总结和记忆。复习语言学一般选用胡壮麟的《新编语言学教程》教材,文学每个学校的书目要求都不同,我主要参考的还是吴伟仁的《英国文学》(上、下册),《美国文学》(上、下册)与《美国文学》,不管选用什么教材,还是一句话:万变不离其宗。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每天看一部分,日积月累就有印象了,不断的反复理解记忆会有很显著的效果,最后在脑海里自动形成一个知识框架体系,做任何题目也就轻松自如了。
短短的半年里,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也彻底地磨砺了自己的意志。不论酷暑还是寒冬,都阻挠不了我考研的激情。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不管结局怎样,坚持到最后就是最大的赢家。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风雨怎样见到彩虹?我相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平时一点一滴的付出和积累,到最后一定会有所回报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