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注册成立“一缕阳光爱心接力社”,以公益汇聚爱心
骆群曙暑假期间走访山区留守儿童
楚天时报讯 记者柯利华 炎炎夏日,在蕲春山区崎岖的小道上,常见一位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头顶烈日,深一脚浅一脚走过田埂,探访山里孩子们的家庭状况。他发起了一个爱心计划,可以帮助大别山区6所学校2428名学生在冬天穿上新棉衣。
这个小伙子叫骆群曙,蕲春县刘河镇人,在金沙贵宾会官方0029机电工程读大二。他每周做6份兼职,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资助了41名贫困中学生。
初中母校的贫困学子 激起寒门大学生助困愿望
今年4月,黝黑的骆群曙带着满袋子零钱来到母校刘河中学的会议室,会议室里坐着31名刘河中学“最需要帮助”的中学生。
当天,他共捐出7200元钱。而半年前,他还曾资助该校10名贫困生4000元钱。鲜为人知的是,这一万多元的爱心助学款全部是同是贫困生的骆群曙两年勤工助学和各类奖助学金所得。这个身高163厘米的90后大学生有个朴实梦想:“少几个因为贫困上不起学或营养不良长不高个的孩子”。
1992年,骆群曙出生在蕲春县刘河镇,父亲是民办教师。2008年,他考入蕲春一中,在学校里只吃馒头和咸菜。为供自己和姐姐读书,父亲除了代课还要种十几亩水稻。生活艰辛,骆群曙不敢也不愿乱花钱。
骆群曙在亲朋帮助下才完成学业,他明白,对贫困孩子来说,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一样都不能少。
大一寒假时,他回到初中母校蕲春县刘河中学。在班主任的办公室里,骆群曙无意间看到了一叠贫困学生申请表,他们大多是孤儿或单亲。“手上没有一分钱,我感到无能为力”,他难受极了。
回到学校,骆群曙给自己制订了更严苛的兼职计划,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到柳园餐厅蒸馒头,傍晚去做家教,晚上10点还在打扫宿舍楼栋卫生……
终于,去年底,他将兼职积攒的4000元钱,托父亲交给了刘河中学的校长田野,并委托他转交到10名贫困学生手中。
当了一辈子教书匠的父亲骆效兰非常赞成儿子的行为:“儿子今天做的这件事,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每天伙食费不到6元 长期辛苦兼职熬白了头发
2012年骆群曙考上金沙贵宾会官方0029,姐姐骆群丽正在湖北师范学院读大三,两个人一年两万余元的学费成了家里的大难题。
当年9月,骆群曙揣着东拼西凑来的学费走进大学校园。为了不再给家庭增添负担,开学之初,骆群曙便开始留意各种兼职信息,在学校柳园餐厅得到第一份兼职。
每天凌晨4点,骆群曙准时起床到柳园餐厅和其他师傅一起蒸馒头。馒头上屉后,骆群曙的角色又从“厨师”变成清洁工。拖地、擦桌子、收拾碗筷,成了他用餐高峰期的主要工作,且一直做到现在。此外,骆群曙还发传单、扫楼道、收废品,最多时一周做6份兼职。室友心疼地说:“他的白发都快赶上操劳的中年人了。”
为省钱,骆群曙在生活上对自己十分苛刻,每天早晨吃兼职食堂免费的馒头,中午吃套餐,晚上接着吃馒头。这样精打细算,骆群曙平均每天伙食费不到6元,每个月生活费只有200元,成了班里花销最少的学生。
虽然很疲惫,但每月能挣到1600多元,这让他高兴而自豪。入学后,他的生活费、学费都是通过打工和奖学金解决的,再没向父母要过一分钱。
打工兼职并没耽误学业。大一时,骆群曙的高数考了第一名,总成绩在全班排第二;2013年12月,他获得学校“风华学子”一等奖学金。前不久,他还通过了中药学双学位考试。“每天早晨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个在校园里总是拿着馒头奔跑的年轻人说,爱心没有终点,心怀感恩,努力奋斗,这就是他最美丽的梦想。
以学生名义注册社会团体“一缕阳光爱心接力社”汇集爱心
在刘河中学捐款现场,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骆群曙有一种被需要感。
但他也在思考:自己一个人打工捐助力量有限,何不借助组织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随后,骆群曙组织了长河港湾幼儿园、汪集敬老院等公益活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14年,在学校创业学院副院长朱定强老师的帮助下,学校史无前例地在武汉市新洲区民政局以学生名义正式注册了社会团体,取名“一缕阳光爱心接力社”,注册资金3万元,骆群曙任法人代表。“这样正式的注册对我们的激励非常大,募集爱心资金也更符合规定。”副社长周健说,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人们:爱心不再孤独。
目前,“一缕阳光爱心接力社”已有189名社员,而在校会员则超过1000人,已接受校友、师生捐款共计5000多元。
与此同时,骆群曙还参加武汉社会组织公益大赛,一步步将自己的公益事业由梦想变成现实。在“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中,骆群曙写道,爱心社能让爱心、公益、慈善与环保相结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能使公益活动更多元化,从对身边同学的帮助,发展到对社会的贡献,让公益爱心活动不仅仅停留于学校。
骆群曙申报的武汉市“2014年度社会组织公益大赛”公益项目进入50强,等到实施阶段,将有大别山区6所学校,2428名学生可以在冬天穿上新棉衣。
详细链接:http://epaper.cnhubei.com/html/ctsb/20140823/ctsb242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