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新闻网

楚天都市报:“最美感恩女生”的故事传诵校园

发布日期:2013-04-24    浏览次数: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程菲每周都会从学校赶回家照顾奶奶 记者曲严摄

     本报记者徐啸寒 通讯员任丽琼 实习生周圣尧

     她是奶奶眼里的乖孙女,每个周末一回家,奶奶都会乐得合不拢嘴;
     她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一提起这个学生,老师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她是同学眼里的好大姐,虽晚进大学两年,同学们对她心服口也服。
     她有不同寻常的经历:曾为照顾患病的妈妈,高中休学半年;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进入社会打工挣钱;再度参加高考,圆梦大学;年满18岁开始献血,目前已经累计献血超过1万毫升;不足20岁,就签下了器官捐献协议……
     金沙贵宾会官方0029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材料化学1班大三学生程菲,这个低调善良女生的事迹,最近在该校师生中广为流传。她用80后的肩膀,扛起了感恩奉献的大旗,她也被师生誉为“最美感恩女生”。

     感恩家庭——她每周末回家照顾奶奶

     “我回来了。”昨天下午,走进位于武昌粮道街花园山社区的家,程菲的出现,让86岁的奶奶笑容满面。尽管老人视力和听力都不太好,但程菲的声音,她还是一下就认出来了。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姑妈程多娣也快步走出来,露出惊喜的表情:“哟,菲菲今天怎么回来了啊。”
    这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一室一厅,客厅里连个像样的沙发都没有,用旧的布料盖在长椅上,就成为简易的沙发。卧室里用夹板隔出一个小隔间,奶奶睡在外面,隔间里面就是程菲的卧室。
     “菲菲这伢真不错,从小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跟奶奶感情最深。现在又要上学又要照顾奶奶。”姑姑这番话让程菲有点不好意思了,她打断说:“姑姑,没你说的那么夸张啊。”
    程菲说自己是“留守儿童”,这个出生在1989年的武汉姑娘,父母在她半岁一过就到外地打工,只有春节才回家团聚。“听说刚开始几年,我经常想爸爸妈妈,哭过好多回,后来慢慢习惯了,也就好了。”程菲说,她从小就跟爷爷奶奶长大,后来爷爷在她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只有奶奶跟自己相依为命。
     尽管现在读的大学远在阳逻,但每个周末,程菲都雷打不动地要坐两个多小时的车赶回家中,陪伴奶奶,给奶奶做饭洗衣。

     感恩亲人——她高中休学陪护病母

     留守儿童更加自立自强。程菲从小就聪明好学,从重点小学读到重点初中,并考上省实验中学这所名校。程菲的高考目标,就是一本高校。
     但一切,都在2006年发生巨变。那年,在外打工的妈妈病倒了,检查结果给全家人致命一击:宫颈癌。那年,程菲正在读高一。高一暑假,她在医院里照顾手术后的妈妈,高二上读了半学期,妈妈的病情恶化,再度入院。爸爸是全家的顶梁柱,不可能辞工回来照顾妈妈,否则全家人都没有了生活来源,程菲决定休学回家照顾妈妈。
     “全家人都反对,包括她妈妈。”姑姑程多娣回忆,但程菲向来都比较有主见,她的一席话,让家人不得不接受休学的决定,当时她说:“妈妈生命只有一次,学习却可以再来。”
     程菲也说服了高中班主任许红明,最终从2007年春季开学就开始休学。“其实,那时我也知道妈妈病情复发,可能时间并不多了,虽然我跟她从很小就分开在过,但我只有这一个妈妈,在妈妈最后一段时间里有我陪伴,她会更加安心吧。”程菲说。
     在妈妈最后的日子里,程菲全程陪护,尽到了一个女儿应尽的孝道。妈妈在最后几个月里,经常要做透析,程菲用轮椅推着她,从天佑医院赶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做透析;妈妈的吃喝拉撒,都是程菲一手料理,那时她还只是一个17岁的孩子。
     但是,程菲的尽心尽责,并没有挽留住妈妈的生命。2007年7月,程菲的妈妈不幸去世。
     料理完妈妈后事的第三天,程菲回到了学校,她并没有留级,而是直接跟着原来的班级,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
  
     感恩学校——她把奖学金让给同学

     2008年,程菲高考,成绩揭晓,她没有上一本线,但也可以进一所不错的大学。不过,程菲没有去读大学。
     回忆当初的决定,程菲说,一是因为妈妈生病,家里已经举债了,不想再增加家里的负担;二是确实觉得自己考得不够好,跟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了。
     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程菲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她只能做些超市促销等简单的活,有时还需要爸爸从外地给她寄生活费。
     2009年,程菲去武汉科技大学找昔日的高中同学玩,看到大学校园里,自己的同龄人在操场上挥洒自如,埋藏在心底的大学梦,又重新被点燃。
     因为打工,程菲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来补习功课。直到在2010年5月,她才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她找以前的同学借来一些模拟试题,做了一个月,以一名社会考生的身份走进考场,最终考取金沙贵宾会官方0029。
     为了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程菲需要找原来高中老师签字,她找到了高中班主任许红明老师。“我一直很牵挂这个学生,在看到她第一眼,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许红明说,程菲提前进入社会独自面对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大学里,程菲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发奋苦读。目前,她的课业平均分都在85分左右,在大二期间一次性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获得了学校“英语学习优胜奖”表彰,还去“蹭”了一个学期的日语课。
     去年,程菲一直在南方打工的父亲,因为车间机械故障致使粉尘呛入体内造成肺纤维化,不能再做重体力活。父亲高昂的医疗费,成了又一块压在程菲心头的石头。懂事的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勤工俭学,今年春节她只休息了除夕和初一,其他时间都在商场打工。
     在大学辅导员万永霞看来,程菲是让她又爱又恨的学生:“爱她学习积极性高,有爱心,乐于助人;恨的是她对荣誉和各种奖励看得淡,所有奖学金都不参加评选。”
     从学校的奖学金,到国家励志奖学金,熟悉程菲情况的万永霞多次要求她报材料参评,一来因为她确实有中选的实力,二来也能稍稍减轻她的负担。但是,老师的要求每次都被程菲拖延过去了。不久前,学校评选校级“自强之星”,万永霞又多次找程菲做工作,最终“命令”她必须报材料,她才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递交了材料。
     “我受过很多帮助,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我做的事情很普通。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很多人都比我过的更艰难,他们比我更需要这样的机会。”程菲说。

     感恩社会——她小小年纪欲捐器官
 
     在程菲的箱子里,有13本鲜红的献血证,和一份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最多的时候,她一年献血7次,这些让亲人都觉得意外。
     其实,读初中的时候,程菲和同学在武广玩的时候,就冲到献血车上打算献血,结果因年龄不够被拒绝了。
     2008年汶川地震,18岁的程菲看到电视上灾区的画面,果断地加入了献血志愿者的队伍。第一次献全血时,程菲就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由于两年献血量达到6000毫升,她获得由卫生部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荣誉证书。几年下来,她共献血13次,累计献血量已超过一万毫升。
     19岁那年,她又自愿加入了武汉市器官捐献志愿者行列,成为当年为数不多的20岁以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谈起成为遗体器官志愿者的初衷,程菲说:“我妈妈住院期间,我见到了太多死亡。在透析病房里,甚至有比我年纪稍长,才20来岁的年轻人,焦急地等待着器官来源。那种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程菲说:“我能走到今天,离不开社会对我的关爱。”她在医院照顾母亲,最无助的时候,有不知名的病友为她们送去粮食和食油;考上大学后,学校减免了部分学杂费;城镇低保为她父亲减轻了赡养老人的压力;学校这次将她评选为“自强之星”,还有5000元奖励……
     “就算风雨覆盖,我也不怕重来,生命已经打开,我要那种精彩。”正如程菲经常在嘴边哼唱的《挥着翅膀的女孩》里写的一样,程菲正挥着翅膀,向自己的未来进发。



上一篇
下一篇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