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新闻网

【教研随笔】思·学·研螺旋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8-01-10    浏览次数: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王香兰副教授

  自从2008年进校以来,我已讲授过《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学信息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十余门课程。无论哪一门课程,认真备课是前提。我认为备课要备整体,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把握重点、难点。对重点、难点内容,要查阅多种不同教材或参考书,多角度把握概念,一定要做到概念准确、精炼、通俗易懂。

  上课是最重要的环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适用于教学工作。老师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学生能理解并接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够用上,教学就达到了目的。如何让学生接收老师所讲的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总结出“思·学·研”螺旋式教学模式。

  “思”就是集思广益,要做到充分调研学生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班级氛围等。充分了解所带班级的学习情况,深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做到有目的性的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适当的鼓励,同时也有益于整个班级学习氛围的建立。

  “学”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任何课程都不能满堂灌,一言堂,一定要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以《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为例,我主要采用案例式和项目式教学方式,结合课程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项目,将3-5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团队,并以工厂实际工作岗位安排学生角色,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中灌输教学内容。在讲课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思维,注意和学生们进行互动,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形成一个能让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根据课程进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随时调整讲课进度,对学生没有掌握的或掌握不好的内容分析原因,换角度设计讲稿,积极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时,备课过程中我遵照知识的逻辑性,公式、原理做到准确精炼;讲课过程中力求做好高中知识与大学课程、专业方向与课程要求、学生接受能力差异与教学要求的衔接,做到教学语言准确、精炼,一次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成一句话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研”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结合课程性质,根据专业不同研究所讲授课程给学生以后学习、工作的帮助,基础课注重对后续课程知识体系的建立,专业课一定要和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联系起来。因此,我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到企业调研相关专业学生工作岗位对学生技能的要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开展科学研究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真上好每一门课。

(责编:任丽琼)

上一篇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