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新闻网

用心备课 用心讲课 用心听课

发布日期:2014-12-18    浏览次数:

——听张秋菊老师的《中国文化略论》公选课随笔

教育教学督导室   余泽高

  一、引言:她的课吸引了我

   本学期从第九周开始,张秋菊老师新开了《中国文化略论》公选课。她的这门课在选课网上一公布,很快就选满了,有876人选修,共开设了6个课堂。当我第一次在上课前5分钟走进她的课堂,发现已坐满了学生。上课铃一停,课堂安静,“1、2、3,同学们好!”“老师好!”同学们与老师配合默契的声音让我耳目一新。她用说故事、放视频的方式讲述创造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引导学生探寻“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分析对比儒墨道法各家的救世之策,以及“轴心时代“结束的预兆与必然。看似枯燥高深的中国古代历史和思想就这样被学生欣然接受了。

  她的课学生到得早而齐,无早退现象,深深吸引着学生,也吸引了我(见图1)。特别是她为了把这次课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晚上修改PPT,熟悉讲授内容,思考最适当的讲授方法等,直到凌晨四点多。因此,我想深入一些了解她的教学情况,接着又听了两次课,还调查了学生,也向张老师了解了她上这门课的所思所为,并四次走进教室,目睹了她组织的课程考核。我为她如此认真地对待教学所感动,我觉得她的精神和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图1  11月24日(周一)第1-2节课 富于激情 讲解生动

  二、她用这样的方式开始上课

   张秋菊老师说:“课堂在我心里是非常神圣的,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把课堂看得神圣,在神圣的课堂,师生都应该抛除杂念,全情投入。”因此,她上课之前是有仪式的,她要求学生把手机调成静音,不看手机。每一次课开讲前都数“1、2、3”:“1—所有人不说话,2—所有的动作停下来,3—所有的学生看着我”。这个仪式不到位,她就不讲课。同学们对她的这个仪式都赞同,配合也默契。这种方式传达了她的认真态度,认真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自重,一个自重的老师,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尊重(见图2)。在她的课堂上,老师讲课卖力、学生听课认真已形成一种常态和习惯。这与张老师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次课,特别是注意开始上课就规范学生的行为起了重要作用。

图2  12月10日(周三)第5-6节课  课堂神圣 师生互尊

  三、别具匠心的构思

  作为专职思政课教师,她十分关心时事,留意到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道路是基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但是很多学生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不了解或知之甚少。她开设这门课是为了加强学生文化素质修养,完善和拓展知识结构,在塑造健全人格的同时,使学生明白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对习主席的讲话能产生共鸣,既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又培养学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实际上,这门课不是一门普通的人文类公选课,而是思政课的隐性拓展,是进一步践行她前几年提出的“春风课堂”理念。在讲授过程中,她绝口不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但她所讲的内容、选取的视频、讨论的题目等无不是在为这个教学目的服务,体现了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将思政课教学“化显为隐”,将价值观教育隐藏在她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同把有营养但是难以进嘴的食物,化成粉末掺合在好吃的食物中,而学生浑然不觉。

  四、功夫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

  她这门课包括中国文化的基础与基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诸子百家——创造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审美特征、特重饮食的中国文化、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功能等专题。在内容上不是简单地介绍中国文化的一般历史常识,学生直接能从书上找到的、能从网上搜索到的,她都不讲,而所讲的是自己所收集的大量资料,经过思考、分析、综合后得出的结论,而且这些结论对学生理解今天中国的现实有所助益。

  张秋菊老师能够讲好这门课,与她有扎实的思政课基础(湖北省十佳思政课教师)、一定国学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密不可分。而且这两年来又看了许多关于历史和文化的书籍,这次开课既是对她学习的总结,也是更新与升华。所以她每次备课,书桌上都堆满了书,还要看大量的研究论文,每讲一个专题,对于她来说就等于写了一篇文化专业方面的论文。还有,她搜集了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经过精心筛选和剪辑后在课堂上播放。

  在课堂上讲授时,她从来不看讲稿,虽然如此,却在心里有腹稿。课外她一遍一遍熟悉教学及应采取的有效方法,每次课(2学时)约15000字的讲稿烂熟于心,使她在课堂上不为看讲稿分心。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表现,她有时在讲台前、有时在学生中娓娓而谈,连同关注学生的眼神,配合会说话的手势,专心于自然、和谐地表达出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见图3、4、5、6)。

图3  11月24日(周一)第1-2节课   以眼传神 学生关注

图4  12月8日(周一)第1-2节课  讲演结合 身临其景

 

图5  12月10日(周三)第5-6节课  以手示意 形象生动

图6  12月10日(周三)第5-6节课  师生交流 乐教乐学

    五、学生对她教学的评价

  (一)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我采用“金沙贵宾会官方0029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调查表(学生用表)”在课堂上随机调查了131位同学。调查表共有四项指标,分为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课堂纪律(均有填表详细说明),各评价指标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还设有对课堂教学满意程度、意见与建议栏等,同学们可以独立、自由发表看法。经统计,这四项指标评价“不满意”等级为零票,其中对“教学态度”满意为95%,“教学水平”满意为89%,“教学效果”满意为82%,“课堂纪律”满意为70%,可见广大同学对她的教学是充分肯定的。

  同时,学生对她的教学给予很高评价,现扼要摘录如下:

  (1)上课内容准备充分,授课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教学十分严谨,教学态度好;(2)讲解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上课有激情,非常生动,很有亲和力、吸引力;(3)讲课引例众多,比喻贴切,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将文化有关的内容讲得生动引人,把课堂内容诠释的很好;(4)对知识的扩充讲述十分到位,能很好地反映中国文化,插入视频,使得课堂内容丰富;(5)观点新颖,介绍仔细,上课趣味十足,课堂非常活跃,能积极调动课堂气氛;(6)PPT做得简洁,但内容详实;(7)每次上课喊“一、二、三”,课堂纪律好之后开始上课,很喜欢这种形式。

  (二)学生高杨倩的学习体会摘录:

     张秋菊老师曾带过我大一的思修课,非常喜欢张老师的讲课风格,所以对该课充满了期待。

     首先老师的讲课方式是先以中心线为主。其次,张老师主要都是用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期间还加入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让整个课堂都非常的轻松活跃。另外老师的考试方法也是非常独到的,虽然写论文比较花费时间,但是我觉得这样才能真正考察我们对这门课的领会,而且也能有自己的思想在这里面,也正是这门课所教会我们的。

     通过学习,我对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现代大学生很好的一门课,我们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是非常认真地来听这门课的,她们都会做笔记,都表示非常喜欢这门课,而且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她们觉得虽然之后可能不会用到相关的知识点,但是一定会让我们对自己祖国的文化有非常好的认知。

  总的说,通过张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学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觉得学这门课是非常值得的。(学生系建筑工程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八班 高杨倩)

  六、重能力的考核——思维训练

  这门课的考核方式是写小论文,她提前一周布置并讲授论文写作要领。论文范围是“中国语言文字与中国文化”,题目由学生广泛查阅资料自定。论文要求是:字数不少于1500字,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分层论述,言之有理,顺理成章。她强调写小论文首先要有完整清晰、逻辑严密的提纲,因为从提纲中可以看到学生思维训练的结果,对每一个问题要进行有层次的深入分析;其次是学会查资料、自学,利用史实和案例对观点或结论进行论证,论点标新立异或陈旧都没有关系,重在分析和论证。

  课程考核时,教室坐满了学生,我看到人人都在专心写作,张老师关注着学生们,不时有人举手提问,她都一一耐心解答。教室秩序井然,考核进行顺利(见图7、8)。个别学生特别认真,经查阅大量资料综合整理分析,想把小论文写到5000-6000字,申请课外完成后正式考核时再提交,张老师经审查也予同意。

图7  12月16日(周二)第7-8节课 聚精会神 专心写作

图8  12月16日(周二)第7-8节课 耐心细致 答疑解惑

 

图9  建筑工程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八班 高杨倩的论文

  七、后记:本学期课程的结束仅仅是这门课的开始

  张秋菊老师认为,这学期是第一次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应不算成熟,就像她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早年上的思政课一样,“不论我现在上课有多么自我感觉良好,明年回过头来看,一定会觉得幼稚,对此我深信不疑。”

  为了把这门课上得更好,她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第一,多看书。让自己的文化功底,尤其是国学功底更扎实。第二,多了解西方文化。因为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比对中才更显其特色。第三,训练语言功底。若不用PPT、不用视频讲得学生同样爱听,方显语言的艺术与魅力,为此想做些尝试。第四,多关注社会现象,分析现实,结合现实,尤其是文化现象或是与文化有关的现象,使教学内容为现实服务。

  在教学效果上她讲授这门课的目标是:从不需要点名,学生到课率超过100%。她告诉我,冲着这个目标,不是因为要评先进,也不是为了要获得荣誉,就是觉得只有这样,站在讲台上才更有价值感。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属于有信仰、有理想、有智慧,敢于走自己的路,勇于拼搏的人。我相信张老师会达到她的目标,这门新的公选课也一定会像她讲的思政课那样,“春风润心课,彰‘秋菊’品质”。

 

  (致谢:张秋菊老师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高杨倩同学叙述了听张老师课的体会,罗涛涛老师整理学生调查资料等,在此一并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