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学至今,学院共承担校级劳动35场,累计参与1700余人次;自主安排劳动学生参与达6800余人次。300余名学生承担的勤工助学劳动达标合格,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一批社团开展劳动实践积极主动,雷锋岗亭、问天湖长等一批公益组织开展的公益劳动有声有色,全院党政领导、广大师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劳动教育中以身立教,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是制度牵引,激发劳动热情。学院调整了劳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专门设立了“劳动日”。实施劳动责任区网格化管理,将学院政工教师队伍、党团群团组织、行政班级串联起来,做到分片分区分班管理维护,进一步夯实了劳动实践主体责任。细化了学生劳动量化考核指标,对于表现积极的团队,每月评选并奖励问天茶歇校园公益创业项目体验券,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实践的绩效评价与激励制度。
二是多措并举,抓实劳动教育。学院以“班委能力职业化”为依托,在各班级设置了“劳动工作室”,负责班级日常劳动。组建以马克思主义先锋班为主体的“劳动先锋队”,主动承担突击性劳动。组织观看劳模事迹视频,学习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持续开展电脑义诊活动,着重培育公益劳动类双创项目;开展最美寝室创建、劳动积极分子柴火宴等文化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形成了日常劳动、公益劳动、突击劳动、技能劳动等“四位一体”的劳动实践体系。
三是加大宣传,发挥育人作用。学院依托“云上计信”,整合班级、社团、支部、学院等各类宣传平台,及时推送劳动实时动态,及时表扬在劳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展示劳动成果,选树培育了龚文翰、段继豪、孔令辉等一大批师生劳动典型,充分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